
麥當勞地產部高級經理楊凡對記者介紹說,在選址問題上,麥當勞有一本厚達千頁的規范手冊作為指導,一切都程序化。廣泛而詳盡的店址決策系統,包括人口統計數據庫和以人口統計為基礎的專業行銷研究機構的決策支持。麥當勞借助此系統能將目標店址方圓五至七里范圍內的消費群和競爭態勢作出透徹分析。可以充分保證了麥當勞商鋪選址上的萬無一失。楊凡說:“麥當勞在選址上一直遵循兩個重要原則:一是方便顧客就餐,盡可能方便顧客的光臨。麥當勞的選址,精確到“米”,方法有“數燈泡”、“步量”等,盡量讓人們最需要時容易找到它們;二是按照顧客活動和車輛行人往來的規律來進行。因為研究顯示,四分之三的顧客是在辦別的事時順便來麥當勞就餐。于是選址方式又特別注意顧客活動和車輛行人往來的規律。
20年租期不變
楊凡開門見山地說:“在連鎖快餐店的選址要素中,城市的規劃是最重要的,麥當勞也不例外。”城市的規劃,是一個城市未來發展的方向,將城市未來的發展趨勢納入選址的重要原則,這也是麥當勞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楊凡告訴記者麥當勞布點的最大原則,就是20年租期不變。所以對每個點的開與否,都要通過3個月到6個月的考察,再做決策評估。考察重點是看其是否與城市規劃發展相符合,是否會出現市政動遷和周圍人口動遷,是否會進入城市規劃中的紅線范圍。進入紅線的,堅決不碰;老化的商圈,堅決不設點。有發展前途的商街和商圈、新辟的學院區、住宅區是布點考慮的地區。
在20年不變的原則下,進行市場調查和資料信息的收集,其中包括人口、經濟水平、消費能力、發展規模和潛力、收入水平,以及前期研究商圈的等級和發展機會及成長空間。
其次,對不同商圈中的物業進行評估。包括人流測試、顧客能力對比、可見度和方便性的考量等,以得到最佳的位置和合理選擇。在了解市場價格、面積劃分、工程物業配套條件及權屬性質等方面的基礎上進行營業額預估和財務分析,最終確定該位置是否有能力開設一家麥當勞餐廳。
麥當勞在選址中前進的每一步,都是以縝密調查為基礎的。楊凡表示,所有的調查都是縝密的、必須的、缺一不可的,因為這是保證成功的基本條件。
以大型商場為鄰居
仔細觀察麥當勞快餐廳在天津的擴張,不難發現,麥當勞快餐廳幾乎都是建在大型商業設施旁邊。“將絕大多數店鋪建在大型商業設施旁邊,表現出來的必然性,便是麥當勞選址營銷策略的規律特征。”楊凡對記者表示。以大型商業設施為依托比較容易獲得客源。因為人們選擇快餐往往是順便而就,而不會單獨計劃去某處快餐廳就餐。麥當勞的經營者深諳經營之道,熟知顧客這一心理,把店址選在大型商業設施旁邊,在彌補大型商業設施餐飲功能不足的同時,與其共同形成了對顧客更強的吸引力,不僅增加了大型商業設施的顧客流量,給大型商業設施帶來了銷售效益;也使顧客比以往更愿意到有快餐廳的大型商業設施去購物,因為人們會感到更方便。
與此同時,也相對簡化了選址的工作程序和工作量。餐飲業和零售商業在選址的前期市場調查中,許多工作程序與內容都是一樣的。包括大量的調查和研究、評估和審核的工作,還有一手的、二手的資料調查和分析,不同擬選位置的比較分析,最后才能做出決定。麥當勞快餐廳定位于大型商業設施旁邊,可以省去許多環節,只要詳細分析大型商業設施的客流量及其構成,大商店的經濟效益即可。其表示,目前麥當勞特別看好大型Shoppingmall的發展前景,目前已經在對某大型ShoppingMall進行前期市場調研,隨時準備入駐。
四點細節關乎選址成敗
楊凡提到了以下四點對于麥當勞選址的成功與否也至關重要。
針對目標消費群:麥當勞經營定位于年輕人人、兒童和家庭成員,所以選點必須在這些人出沒的地方或繁華鬧市人潮涌動之所。
講究醒目:設點一定要在一樓或二樓的臨街店堂,要有透明落地玻璃窗,讓路上行人感到麥當勞的文化氛圍。
不急于求成:黃金地段的房價往往過高,當房主要價超過投資心理價位時,麥當勞一般不急于求成。
優勢互動:麥當勞往往選擇品牌知名度和信譽度較高的“家樂福”、“沃爾瑪”等知名百貨企業來開店中店,這樣既可為百貨企業帶來客源,又吸引逛商場的顧客到麥當勞就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