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知道創業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我們措手不及的事情,那些事情或許我們在計劃之前就沒有很好的考慮到,所以我們失敗了。
最近跟一個曾經的社交領域狂人,互聯網超資深玩家,天使投資人聊天,此人大情大性。他最近又做出了一個壯舉,一個月時間內把半年要投出去的錢都投出去了。從他每次深刻看到互聯網趨勢的眼光之中,他說出了這一段時間以來對中國幾十個創業者的感悟,雖然可能選取的標本不算多,但是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他的最讓我驚訝的一句:中國互聯網創業,做什么都能成功。
“中國互聯網創業,做什么都能成功。”——堅持很困難
也許很多人看到這里覺得這是一篇成功學,或者是一篇心靈雞湯。很遺憾的告訴你,不是,在他說完這句話以后。為這一切做出了更加準確的詮釋。
“主要是要看團隊的信念,這一群人要有共同的信念,能夠堅持下來,而不是讓別人輕而易舉的就挖走,離開。”
相信大家在很多互聯網大佬的采訪中都聽到過,堅持。這兩個字看起來確實很平平無奇,對于非創業者看起來,好像這是很容易做到的一點。相對于他們認為的:資 金,人才,大環境來說簡單的多。但作為一個幾家創業公司的親歷者的筆者來說,堅持,真的很困難。困難的程度是毫無疑問的第一。
“所謂的藍海市場,根本不存在,更多的是做而不專的市場。”——做巨頭不屑的事
在中國的互聯網,是不存在藍海的,在我們看到的情況下,大公司的布局是數的清的。但是在我們看不到的情況下,大公司的項目可能有幾十個,甚至是幾百個。里面 覆蓋了市面上個林林總總,甚至可以說,幾乎一切項目在大公司內部都有雛形,只不過這個領域是不是能達到他們公司內部的認可,能否成為戰略點,這很困難。
更多時候創業者面對的是大公司做而不專的市場,大公司可以做,也想過做,但是不會投入大精力,甚至可以說對這個市場不屑。最鮮明的例子,58同城,地推團隊 幾千人,每天接觸成千上萬的小商家,這種體力活,可能對于大公司來說就是不太重要的一環。再者,幾家婚戀公司,百合網,珍愛網,世紀佳緣,對于婚戀的剛 需,大公司也不是不知,但是在這個業務上投入的產出比不能達到一個強大的增速,市場不夠大,投入過后可能需要快速的降低成本規模,這一點,大公司也做不 到。
做而不專的市場有很多很多,這也是和上文那句,做什么都能成功相呼應,很多“準創業者”總是想像喬布斯一樣,想出一個能夠足以改變世界 的idea,在準創業的過程中,甚至耗費了很多金錢,時間在探索這個無懈可擊的idea上面,但是他依然沒有踏出這一步。當有一天他真的想到了自己心目中 的那個idea的時候,已經遲了人家一大步。創業需要的更多是落地,而不是空想。各位準創業者,不要再想什么藍海市場了,沉下心來先干吧。
“成功的創業者,都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在創業過程中的不斷試錯,實踐。”——中國有太多的準創業者
現在中國互聯網創業浪潮中,更多的是“準創業者”而不是創業者。“準創業者”的特征是,害怕失敗;理想豐滿;知行不合一;道聽途說;每天都有一個新想法;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沒有冒險精神。如果你有其中一項特征,很抱歉的告訴你,其實你不太適合成為一名真正的創業者。
你可能永遠都只是一名“準創業者”,一直想著把創業作為一個兼職,而遲遲不肯下決心把自己現有的生活給顛覆掉,把自己從一個每天按點上下班,領工資的打工認 識,變成一個三餐不定,上下班時間不定,收入支出不知的創業者。試問連自己的生活都不敢去顛覆,談什么顛覆互聯網,顛覆傳統行業,顛覆整個世界呢?
成功的創業者更多的是,當他心里有一個小想法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做了,無論是在線旅游,車聯網,手游或者是做軟件外包,設計外包,甚至是修理手機。這都能成 為他們創業的一個點,而不是動輒嚷嚷自己是微信第二,淘寶第二,京東第二,小米第二這種不靠譜的空喊,在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節奏上,以最初的目標作為切入 點,創業過程中不斷的試錯—實踐—修正—試錯—實踐—修正。做一個良性的循環,而這一切在互聯網創業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不管我們以后的創業是什么樣,但是我們都要有著屬于我們自己的創業精神,我們要明白自己,在我解讀完天使的這幾番話以后,相信很多準創業者需要好好的想想的自己的出路了,你們真的不適合創業,即使“流血創業”也不會成功。相反,那些滿足以上嚴苛條件的創業者,如果現在一時的困難,請堅持下去,你們會是未來互聯網的中堅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