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進入中國的國外連鎖酒店品牌相比,中國連鎖酒店行業還存在企業文化缺乏、高素質專業人才匱乏、服務質量偏低等問題。
近日習主席對英國的國事訪問成為一時熱點,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表示,習主席對英國的國事訪問是“為英國民眾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的窗口”。隨著中國對外交流的加深,外國民眾了解中國的“窗口”必然越來越多,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外資本通過各種“窗口”進入中國市場,加劇中國市場的資本競爭。
特許經營的大趨勢下在連鎖酒店行業,國外資本在中國高端連鎖酒店行業基本已經占據了統治地位,現在中低端連鎖酒店市場又讓他們躍躍欲試,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連鎖酒店行業面臨與外國連鎖酒店品牌的直接廝殺,競爭越來越激烈。
與進入中國的國外連鎖酒店品牌相比,中國連鎖酒店行業還存在企業文化缺乏、高素質專業人才匱乏、服務質量偏低等問題,要在與國外品牌競爭的同時取得長遠的發展,我們的民族品牌首先就要解決這些問題,而這些問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有邏輯關聯的。
首先,國內很多連鎖酒店品牌都缺乏良好的企業文化。
國內連鎖酒店行業一直在說要向西方學習,確實很多連鎖酒店都引進了西方的連鎖酒店管理制度,也努力打造自己的企業文化,但我們的民族品牌并沒有真正理解企業文化的內涵。企業文化最直接的表現是物質文化和服務文化,然后是管理文化和精神文化,這四個方面逐層深入構成連鎖酒店的企業文化系統,缺一不可。
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在《后工業社會來臨》一書中將后工業社會的社會結構分為政體、經濟和文化,每一個方面都有一個中軸原理成為支配作用,而文化層面的中軸原理就是加強自我并實現自我的愿望。每一家連鎖酒店都如同一個小社會,由體制、企業結構(經濟)、文化三個構成,我們應當正視并把握文化中的中軸原理“加強并實現自我的愿望”,而人是“加強并實現自我愿望”的主體,在連鎖酒店中我們的員工就是文化層面中軸原理的主體。目前國內大多數連鎖酒店在建設自己的企業文化時最容易被忽視的卻正是文化構建的核心“人”,既連鎖酒店的各級員工。
在建設企業文化時,要將員工的切身利益放在核心去考慮,盡量避免讓員工感到華而不實的東西,多做讓員工感到與自己的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要讓員工感受到企業文化是為他們搭建了實現自我的平臺。當每一家連鎖酒店都能夠讓員工完成實現自我的愿望,我們的民族連鎖酒店行業也就真正強大起來了。
其次,從整個傳統服務行業來看,國外的成熟度相對較高。
農業和工業的高度機械化讓國外很多人選擇第三行業作為職業,與國內不得已的“謀生手段”相比,國外更多高素質的人員自愿進入服務行業。
與國外連鎖酒店行業相比,缺乏高素質專業人才是中國連鎖酒店行業發展的一塊短板,很多國內連鎖酒店管理隊伍老化、員工培訓不到位、服務制度流于形式,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都不能使顧客滿意。
一個酒店要獲得長遠的發展,就要建設自己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要培養能夠滿足行業需求的專業人才,建立完善有效的培訓機制是我們民族品牌的當務之急。建立了自己的培訓機制,將有效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同時良好有效的培訓也能增強員工的向心力和凝集力。
《孫子兵法》說,“不教而戰謂之殺”,沒有經過培訓的士兵是不能走向戰場的,沒有經過培訓的員工也是不能走向工作崗位的,只有保證對員工的有效培訓,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素質,我們的民族連鎖酒店品牌才能在殘酷的商戰中走的更遠。
最后,服務質量偏低也是國內民族品牌面臨的一個問題。
連鎖酒店行業是因“服務”而存在的,可以說服務是連鎖酒店行業的生存哲學。連鎖酒店行業相對成熟的東南亞,就是將人性化和個性化的服務做到了極致,使客戶真正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對比之下,國內酒店未培訓好的員工甚至在充滿激情的得罪顧客,造成客戶的流失。
西方服務業將“連鎖酒店的客房”列為世界上最不容易儲藏的東西,指的是服務的即時性和易逝性,從這個角度來說,酒店服務是種一次性產品,產品的質量如何由客戶即時的感知評判,所以酒店要加強對服務的規范管理,對服務設計的各個層面和細節都形成制度和規范,對每一個服務的接觸點做出什么樣的服務都有章可循。
對連鎖酒店服務從業人員來說,每一次為顧客服務都要有積極投入的態度和全面周到的安排,讓顧客在被服務的每一刻都能感到舒適和滿意。在最初考察國內發的地區大酒店時,僅從服務人員的眼神我就能感受到他們對國內顧客沒有對外賓尊重,更不要說具體到服務細節了,這種感受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我經常跟我的員工說,要尊重我們的每一位顧客,要用我們最大的熱情和最專業的態度去為每一位顧客服務。
總之,做出好的服務還是需要高素質的從業人員和良好的企業文化,民族品牌如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長足的發展,還是要緊抓員工培訓提升員工業務能力和專業素質,以人為核心構建有向心力的企業文化,只有這樣才能為客戶提供恰到好處的服務,讓我們的民族連鎖酒店品牌越走越遠,越走越好,也能推動國內整個連鎖酒店行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