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商業的批零流通體制日漸瓦解。連鎖作為零售業發展的改革方向,在流通領域空前發展起來。政策的扶持形成一定程度上形式的繁榮,而企業的倉促上馬也導致了連鎖業環節的產生。連鎖業界開始認識物流配送中心最終成為中國連鎖企業發展的瓶頸。
連鎖業作為共享規模效益的一種經營形態,它的產生和發展都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配送中心則是商品高度發達,商物分離的產物,是社會大生產專業分業的結果,物流專業化的結晶。美國、日本,以及西歐一些商品高度發達的國家,六、七十年代開始就產生了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是物流總體系統化的表現形式,是從供應者手中接受多種大批量商品,進行倒裝、分類、保管、流通加工和情報處理等作業,并按眾多需求者的訂貸要求配齊商品,以令人滿意的服務水平組織配送的設施。連鎖經營的最大特征與優勢就是規模效益,而規模效益的實施離不開配送中心的正常運行。配送中心是連鎖企業的“神經中樞”,只有配送中心的高效運作,才能將統一采購、集中管理以及連鎖加盟店有差別的需求銜接起來,形成規模經營,發揮連鎖經營的優勢。
配送中心的作用如下
1.加速商品流轉,減少商品損耗,降低流通費用水平。
在沒有配送中心時,商品流通環節是工廠一批發一零售,三者自成體系,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降低流通費用。但從整個社會看,不但沒有降低費用,反而浪費了資源。有了配送中心,商品流通環節變成工廠一配迭中心一分店,配送中心和分店屬于同一“系統,配送中心為分店服務,在采購過程中會加強管理,高質量快速的組織配送,從而降低流通費用。
2.使各分店實現“零庫存”或低庫存。
由于配送中心按時、按量、按需的組織配送,降低了各分店的存貨水平,減少了流動資金積壓,各分店可以專心致力于商品的營銷。
3.保證商品質量。
各分店自行進貨,商品的品種、價格等難以統一,由配送中心統一進貨,商品質量得到保證,價格也可以統一。
4.密切了連鎖店與供貸方關系。
通過配送中心統一與供貨方聯系,使連鎖企業在同供方的關系中得到如下好處:
A.集中訂貨,由于批量大,可享受價格折扣,獲得了競爭優勢。
B.集中進貨并統一運輸,充分利用了運輸工具的載貨容積和載重量,單位商品的運費降低。
在我國發展連鎖業之初,形式上的統一做得不錯,總體的設計卻做得不夠。配送中心的建設沒有體現出連鎖業整體的發展思路。在資金不足、技術缺乏的現實條件下,配送中心的投入要么是以以前的連鎖規模為前提,或者只做了短期的規劃。連銷量的這種近視的決策行為,使配送中心的規模量終制約了連銷業的發展規模。
由于人們認識上的原因,配進中心一度被誤解為連鎖業的批發中心、集貨中心、運輸大隊,或者綜合倉庫。從事連銷經營的企業沒有從配送中心的功能上認真研究,因此就沒有投入更多的資金去實現其現代化的裝備。目前我國連鎖企業的配送中心,一般都以原來的商品倉庫、物資倉庫、運輸公司、批發站為基礎,有的僅保留原有的設施設備,有的稍作修補,便開始運營,但配送中心發展至今,已不是普通倉庫,它是一頭連接生產、一頭連接零售,把商流、物流、信息流有機結合的綜合流通機構:具有銷售代理、集中轉運、進貨處理、商品配送、信息傳遞等基本功能.快捷高質地完成以上工作,必須具有先進的硬件設施和現代化的管理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