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支付寶和微信之間的競爭關系已不再是什么新聞,而馬云和馬化騰之間的暗戰也日益公開化。馬云和馬化騰原本各走各道,在電商和移動IM領域各霸一方,但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二馬”不得不在手機上兵戎相見。
伴隨著智能手機銷量的爆發式增長,似乎一夜之間,移動互聯網已經讓每一個網民都置身其中,在傳統互聯網基礎之上,用戶正在享受更為移動化、個性化的互聯網體驗。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5.91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4.64億。在2013年上半年的新增網民中,七成使用手機上網,手機成新增網民第一來源。
如果消費者開始習慣于用手機購物,阿里巴巴還會是電商老大嗎?這正是馬云所憂心的問題。坐擁五億用戶的騰訊微信對電商虎視眈眈,更糟糕的是,阿里巴巴尚未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站住腳。于是,馬云和馬化騰的全面移動戰爭不得不倉促開場。昔日巨頭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不得不實行自我革命和內部重構,試圖保持PC時代的霸主王座。
矛盾積累
2013年8月1日,阿里向微信的淘寶客類營銷應用發出郵件,表示將從數據接口屏蔽一切微信來源。當時來往已在內測,定位移動社交而非交易交流工具;
2013年9月23日,阿里正式發布社交工具“來往” ,主攻移動互聯網即時通訊工具又添競爭者;
2013年11月1日,微信啟動對來往的屏蔽,對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活動的內容,直接提示“含有惡意欺詐內容,終止訪問”;
2013年11月21日,在來往滿月慶功會上,馬云和陸兆禧雙雙出席。來往誕生一月的用戶數突破1000萬,日活躍用戶數更增長500%。次日,淘寶屏蔽來自微信的所有鏈接,通過微信點擊的淘寶和天貓的寶貝都將直接跳轉到手機淘寶客戶端的下載頁面,這比三個月前只屏蔽接口來得更徹底;
2013年12月1日,《一個視頻告訴你騰訊帝國有多大?》串紅網絡。“1個騰訊=1個中國銀行=2.4個招行=3.9個茅臺=5.5個萬科。騰訊有自己的貨幣,有覆蓋全國的媒體平臺。放眼全球:1個騰訊=1個Facebook=1.4個eBay。”有人說騰訊富可敵國,馬化騰卻強調騰訊要做成互聯網上的“水和電”;
2013年12月2日,蝦米音樂把分享到微信的功能取消,改為分享到“來往”;阿里剛收購的酷盤也把“來往”加到了分享功能;而新浪微博手機客戶端最新版本也取消了分享到微信的功能,給“來往”騰出了位置,矛盾一觸即發;
2013年12月3日,雙方正式宣戰。
口水戰
近日,騰訊與阿里巴巴在新浪微博上演口水大戰。騰訊先是指責阿里不公平競爭,通過公關部門發布一些虛假信息來抹黑騰訊,并且希望阿里正當競爭,站在陽光下,堂堂正正地用產品一較高下。隨后阿里迅速作出回應稱,騰訊同樣也存在大量刻意抹黑阿里的舉動,并笑稱騰訊的產品能力就是模仿和山寨。
這場大戰可謂精彩紛呈:騰訊首先訴苦稱,自從微信推出微信支付以來,自己的負面新聞就不斷了,并稱“在阿里內部,人們互相昵稱郭靖、楊過、洪七公……但我們真的不希望,不知從哪一天起,岳不群潛入了阿里內部,并且成為阿里舵主。”微博配圖中,騰訊還展示了一封據說是阿里巴巴公關部門的內部郵件,內容則是微信的負面消息。
而阿里巴巴也回擊道:“騰訊,難道你們有微信,我們就不能來往了?”在微博配圖中,阿里直指騰訊濫用媒體優勢,大量編寫阿里的負面新聞稿,在微博上雇傭水軍惡意造謠等。此外,在配圖上還有一只黑色的企鵝,手里端著一桿槍,槍頭指向天上的太陽。并配以文字:“這就是騰訊的陽光?”
這場大戰的導火索顯然是來往與微信之爭。早在2013年7月底,阿里就暫停了微信第三方應用服務,屏蔽微信淘寶客類營銷的數據接口,而此前,微信已多次實施封殺營銷賬號的策略。不久前,雙方又在公眾賬號的運營策略上較勁。而上個月則又有消息稱,手機淘寶也進行了對微信鏈接的屏蔽。
事實上,在阿里內部,來往的重要性已經被提升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今年9月,阿里投入大量人力、財力,以豐厚的獎品誘惑開展了首輪“土豪式”的推廣。10月,馬云發送內部郵件,要求每個員工必須安裝來往,并且在11月底前爭取到至少100個阿里外部的好友,并調侃,員工拉攏的好友數不達標年底就沒有紅包。10月下旬,馬云在阿里論壇內部發出的號召令殺氣騰騰,稱“與其等待被害,不如殺去南極洲。”除了“人肉”推廣以外,阿里的各項業務推廣也都開始幫來往進行“捆綁”推廣。淘寶網、天貓在PC和移動端的各種位置推出來往的大幅廣告,為來往導流。“雙十一”期間,來往啟動的送紅包活動還一度引發和微信的口水戰。
這場口水仗背后,是一場互聯網公關戰的序幕,更是一場擺上臺面的產品技術大戰。戰爭結果或將改變中國互聯網的格局,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