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京東商城宣布,與包括快客、好鄰居、良友等12家連鎖便利店達成戰(zhàn)略合作,覆蓋全國15個城市、超過1萬家店面。
這契合了京東CEO劉強東前不久對外表示的京東在2014年的五大戰(zhàn)略:金融、技術、O2O、渠道下沉、國際化。
互補
京東結盟便利店后,用戶在京東下單,線下零售店可直接從終端倉庫進行最后100米配送。“通過線上擴充品類,線下提供快捷的配送、體驗,用戶可通過LBS定位,尋找最近的便利購物。”京東方面表示。
京東和便利店的合作,可以視作“互補”。京東最大的優(yōu)勢是3C產品,在電商領域,3C產品屬于高頻產品,但在便利店卻是低頻產品。同時,便利店售賣的多為多頻消費產品,這正是京東瞄準的。換言之,京東利用錯位保證了購買的頻次和黏性。
此外,大部分便利店沒有大批量采購的實力,而京東恰恰相反,通過數據分析,預測出不同時令不同區(qū)域的需求,再通過其物流能力進行有效配送,從而達到資源的有效利用。
總體說來,京東正試圖以移動入口切入消費環(huán)節(jié),擴充便利店低頻次商品,以自身物流實力完成O2O閉環(huán),實質上,是通過收集訂單數據分析預測出當地的需求。
野心勃勃
不僅如此,京東想將觸角伸至更多行業(yè)。
“從便利店來講,我們會有網上便利店、網上超市、網上大賣場、網上菜場。我們目前正在與唐久便利店積極推進。”京東首席物流師侯毅說,值得關注的是生鮮產品的加入。據介紹,京東馬上將推出生鮮O2O模式。在這個模式下,京東會共享連鎖零售企業(yè)低成本的物流和供應鏈體系、采購能力和倉儲能力。在侯毅看來,生鮮不僅僅是買菜,更多的是,提供半成品或者成品,“我們會推出一系列加工好的蔬菜來銷售,而不是賣毛菜,這可以充分利用賣場的加工優(yōu)勢”。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在去年對餐飲O2O平臺“到家美食會”進行了投資。當時京東表示,看中了到家美食會對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全面控制的模式。這與京東的零售思路不謀而合。侯毅也表示,在京東的O2O布局中,對到家美食會“一起考慮”。
除生鮮外,侯毅透露,京東還計劃推出針對品牌連鎖店的O2O模型,囊括服裝、箱包、鞋帽等專賣店。“這是中國最大的一塊市場,最近有幾家大的品牌連鎖店已經在做試點,覆蓋了四五千家門店。”與之平行推出的還有一個名為“試衣購”的業(yè)務,門店提供送上門試衣的服務,這一點則需要強大的逆向物流支撐。
發(fā)力移動
面對O2O來勢兇猛的潮流,各大互聯網巨頭們自然不會錯過這一賺錢的好機會,阿里巴巴、百度與騰訊等巨頭早已蜂擁而上。阿里巴巴從手機淘寶、支付寶錢包等方面去滲透;騰訊主要通過微信進行對線下商家拓展新會員;而蘇寧為代表的O2O模式和京東最為相近,是結合門店整合線上線下,從供應鏈、物流配送等全面切入。
這一次,劉強東似乎動作慢了一點。移動互聯網畢竟是大勢所趨,京東必須在移動端有所作為,比如引入食品(行情 專區(qū))超市,就是為了增加多頻購買次數以及用戶黏性。O2O的引入,也是希望用戶能夠通過手機APP在移動情景下完成購買流程,通過移動端和便利店的聯姻,增加用戶的活躍度。
京東做O2O,是為了戰(zhàn)略布局。雖然大家玩的是O2O,但是大家玩的還是互聯網速度、互聯網思維,京東的O2O相當于把它的平臺延伸到了線下,做訂單分流,給線下利益,滿足自己的分成利益、傭金利益。
與騰訊和阿里明顯的互聯網基因不同,侯毅將京東定位于“基于互聯網的零售企業(yè)”。“京東的O2O做什么?我們充分利用門店、連鎖店、互聯網的優(yōu)勢,并將其結合,我們希望能夠打造新興的連鎖業(yè)態(tài)。”


Copyright ?2005-2015 特許經營第一網版權所有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南三環(huán)西路16號搜寶商務中心2號樓
電子郵箱:liweihua169@126.com 京ICP備1804747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