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鎖經營企業商品采購部門的主要工作:
(一)分析數據
采購部門在采購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和分析數據。因此采購人員對數字一定要敏感,會從數據中發現問題。對采購品類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重點關于每種商品的毛利率、折扣率、銷售周期、銷售速率、售罄率、庫存周轉率、庫銷比),結合目前的市場現狀、競爭對手狀況和庫存確定采購數量和商品結構,對采購商品的價格、銷量進行預測。因為采購員要接觸的是大批量的貨品和數據,每日、每周的銷售是在不停的變化的,真正的采購員要懂得通過這些數據去發現問題,好來調整貨品,調整庫存,相應的針對市場反應信號來進行銷售技巧的使用。
競爭對手是自己最好的老師。采購部門不僅要知道自己采購商品的銷售情況,而且要了解對手采購同一商品的銷售情況及價格等,做到“知己知彼”。
(二)采購商品
這是采購部門最主要的工作,根據采購計劃,尋求合適的供應商,并與之就采購商品質量、數量、價格、交貨時間、交貨地點、促銷支持等內容進行詳細的談判,一旦談判成功,簽訂采購合同。 建議加上商品規劃,目前大多企業是設置品類規劃部門/崗位或職能,分析數據僅是規劃的其中一環。
還有供應商管理。在本文后面講述了很大篇幅,那么在職能上應單獨一段表述職能。(三)訂單管理
采購部門確定采購商品后,就要確定采購商品的數量和進貨時間。一般訂貨方式有兩種,定量訂貨法和定期訂貨法。
1、定量訂貨法,即是當商品的庫存量降至某數量時,即訂一定數量的商品進來。使用此法時,須注意到下列幾點:一是,了解商品之最小庫存量;二是,了解商品之平均銷售量;三是,解廠商送貨所需之時間。
2、定期訂貨法,即是固定每隔一段時日,就訂購一次的商品訂購法。使用此法時,其訂貨時機的間隔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因為太長和太短都不符合節約費用的要求。故須視商品的銷售、商品之最小庫存及廠商送貨時間等等而定。
(四)監管銷售
采購部門都是購進商品之后,應協助門店進行銷售,這是采購部門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因為只有采購部門了解消費者、了解市場,了解每一種商品的特性,才能采購適銷對路的商品。
1、制定每一種商品的商品利潤目標:設定商品價格幅度;要根據采購的價格和毛
利空間確定商品的價格幅度。
2、制定每一種商品的銷售計劃:對采購商品的銷售情況要負責分析,哪些好賣,哪些不好賣,不好賣的原因是什么,采取什么措施解決等等。因此,采購部門應派員經常巡店,了解架上商品的銷售情況。
3、制定每一種商品的陳列計劃:根據商品的特性和供應商的支持確定商品的陳列位置、陳列量、陳列面和陳列方式。
4、制定每一種商品的促銷計劃:制定宣傳推廣計劃。
(五)監控庫存
采購部門一定要了解所采商品的庫存狀況,每一次的訂貨要考慮現有的庫存。一是要了解,觀察采購商品的庫存情況;二是要盡力增加庫存與付款的對比額,而最終達到提高商品的速度和資金的流通率企業最核心的是追求利潤,利潤并不完全等于銷售額,庫存也是利潤的來源。良好的庫存控制是連鎖企業經營管理的命脈。存貨的周轉速度越快,周轉指數越低,經營狀況就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