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這一份充滿自信和積極信息的總結性財報,我們完全可以或應該解讀出中國在2022年和以后的連鎖經營、餐飲的未來商業大趨勢,這些重要的方面對于那些在疫情期間和之后以及對未來依然迷惑的企業們至關重要:
1、多元化的風險更低。
由于疫情的原因,比如明顯的人員、原材料等成本增加導致利潤率下降(較2020年下降了1.2%),但是百勝中國依然能盈利而非虧損(全年調整凈利潤為5.25億美元)、尤其是總收入反而較上一年同期增加了19%至98.5億美元,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財報中非常亮眼的、也是之前一直被曾經看衰和高度關注的必勝客等品牌的貢獻。
財報顯示:百勝中國全年同店銷售額較2020年同期下降了1%,其中肯德基下降3%,但必勝客卻增加7%。
必勝客營收增加的主要原因除了數量上之外(去年新開餐廳超過300家,創下自2016年以來的開店記錄),還有質量上的即在經營上有顯著改善和提升,比如必勝客的“投資回報期從3~4年縮短至2~3年”,愈發接近肯德基的2年回報期,且大多數門店能在頭三個月內就實現月度收支平衡。
除了必勝客之外,百勝中國的別的品牌也在繼續優化,比如去年已達到58家門店的意大利咖啡品牌Lavazza被視為“第三個增長引擎”。
同時,COFFii&JOY去年同店銷售額增長超過30%。K COFFEE全年售出1.7億杯咖啡,相較2020年增長22%。
由此可見,餐飲企業的多元化、多品牌、多業態經營是完全可以分散風險的。
2、會員銷售不可忽視。
百勝中國在2021年底擁有超過3.6億會員,比2020年同期增長了6000萬。2021年第四季度,會員產生的銷售額約占系統銷售額的60%。
所以,企業們必須要立即重視起會員營銷和私域流量等的運營了。
3、擴張戰略:低線城市要數量,高線城市要密度。
2021年,百勝中國非但沒有減緩開店,相反,卻逆勢加大開店數量:全年新開設餐廳達到創紀錄的1806家(其中肯德基1232家,必勝客335家)、每天約開店5家,凈新增1282家餐廳。
這些餐廳的擴展和布局戰略非常清晰:一半以上開設在了低線城市,比如去年新進入了160個城市,不受分流影響地全新無限銷售;另外在高線城市也沒有停下開店腳步,不斷加密,在搶占市場、提供更多消費便利店的同時,因降低外賣外送距離而降低平均運營成本。
在未來,百勝中國將繼續堅持“低線城市要數量,高線城市要密度”的擴展戰略:“公司目前追蹤的待進入城鎮有1200多個,比兩年前增加了500個城市”。
4、規模依舊是護城河。
在2021年創紀錄的開店之后,百勝中國堅定繼續執行其2萬家店的宏偉計劃,2022年計劃新開1000-1200家門店,依然堅決奉行所謂的RGM戰略(即Resiliency堅韌、Growth成長、Moat護城河)。
除了數字化之外,Moat護城河的最重要內容就是規模化這個長遠的核心競爭力。
5、加大加盟比例,邊緣地區和高速公路開店。
相較于資產更重、擴張速度更慢、風險更大的直營店,百勝中國近年來的加盟店比例持續上升,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肯德基、必勝客、其他品牌(包括塔可貝爾、小肥羊、黃記煌、東方既白、COFFii & JOY 及 Lavazza等)的加盟店比例分別為9%、5%、84%。
開放加盟的主要地域主要分為兩類:一是西藏或青海等偏遠地區;二是高速公路服務區等渠道。
6、未來工作的三大重點。
百勝中國的未來投資重點為供應鏈、基礎設施和數字化。
7、數字化助力。
2021年,百勝中國全年數字化訂單帶來銷售超過70億美元,超過公司餐廳收入的85%。其中,肯德基數字訂單(包括外賣訂單、手機下單及自助點餐機訂單)約占餐廳收入的87%,必勝客數字訂單約占餐廳收入的85%。
8、小店優勢。
小店因為其面積小、便于選址、投資小等優勢,正成為百勝中國開店策略的重點轉向之一。
9、外賣外帶占據大半銷售。
百勝中國的非堂食業務(即外賣和外帶業務)對銷售額的貢獻超過50%。
僅在外賣方面,相比2019年同期,2021年四季度外賣業務增長了60%,對銷售額的貢獻約為35%。
2021年全年肯德基外賣訂單占整體訂單收入占公司收入的31%,相比2019年增長了70%,相比2020年增長了20%。
必勝客全年外賣銷售占公司整體銷售的36%,相比2019年增長了37%,相比2020年增長了14%。
10、新零售。
炒飯、牛排、閃沖咖啡、炒菜“家宴”套餐等新零售產品銷售火爆,銷售額在一年之內增至三倍,超過人民幣5億元,為百勝中國的業績提升起到了重大作用。
除了自家銷售之外,部分新零售產品還通過“自在廚房”、天貓商城等新零售端銷售,完全在向李維華一直提倡的“大特許”之路靠攏。
11、擁抱現代科技。
在門店運營中,百勝中國積極采用AI、自動化和物聯網等技術提升庫存管理,優化運用效率。
12、持續研發上新。
2021年全年上500多款新品,平均每天上新1.4款,覆蓋了早餐、下午茶、夜宵多個餐期的功能表,其中有很多產品大受歡迎并被列入長線菜單,比如牛肉漢堡和全雞等。
除此之外,還有大力研發并進入早餐市場的中國本土特色美食,包括武漢熱干面、杭州小籠包、河南胡辣湯、北京炸醬面、湖南米粉等。
除了上述的直接市場經營之外,百勝中國在其余方面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值得學習借鑒,比如針對員工的“百萬醫療險”、加入“科學碳目標倡議”、小候鳥、食物銀行、計劃砍掉前景不明的“東方既白”中式快餐業務、關閉500多家店、改造數百家店等等。
總之,強者之路值得我們一抄二仿三創新,百勝中國的上述做法一定會給迷茫的你一些重大的啟發。不是嗎?
參考資料:
1、小食代,潘嫻,《百勝中國今年還要逆勢開店超千家!CEO說她非常清楚這些事是重點》。
2、北京商報,郭繽璐,《百勝中國2021全年總營收增長19% 凈新增超1200家門店》。
3、子彈財經,《百勝中國2021年財報:全年凈利潤下降15%,CEO預測2022年充滿挑戰》。
4、財經涂鴉,步搖,《百勝中國2021財年數據:全年營收98.5億美元、同增19%》

您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