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公司分割深圳公交版圖
時間:[2013-11-15]????來 源:中國特許經營第一網???? 作 者:特許經營學者??點擊:
文/記者 冷雪冰 金璐
圖/記者 王磊
加上特區內的巴士集團,寶安、龍崗各有一家區域專營公交公司昨日掛牌
昨日上午,深圳市東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西部公共汽車有限公司在市民中心舉行掛牌儀式,宣告正式成立。前者擁有龍崗區的公交專營權,后者享有寶安區的公交專營權。加上享有特區內專營權的深圳巴士集團,深圳公交公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這標志著深圳公交體制改革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深圳特區外的公交體系將從過去過度市場化的線路經營模式,走向政府特許經營的區域經營模式。
市長許宗衡在出席掛牌儀式時表示,成立后的新公司將按照市政府制定的有關方案及進度表,對各自區域內的公交資源進行整合。市、區兩級政府也會加大扶持力度,讓老百姓能乘坐方便、安全、舒適、實惠的公交車。
兩家公司的領導也表示,將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盡快建立現代
![]() |
![]() |
車出關外難見站牌
家住福田區的余小姐告訴記者,她曾經在關外坐車碰到過兩次麻煩,都是因為沒有車站站牌造成的。前不久,她去龍崗中心區開會,在北大醫院處坐上一趟直達龍崗的365路車。當車出關后,余小姐卻不知道自己到哪兒了,公交車一路停停走走,只要路邊有人招手或有人下車,車就會停,不然就疾馳而過,根本沒有報站。
余小姐只好一路睜大眼睛,緊盯路邊廠房的名稱來判斷自己到底到了什么地方。過了一段時間,余小姐怕開會遲到,于是想下車再換車,但是一想到連個公交站牌都沒有,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余小姐無奈地告訴記者,花兩個多鐘,終于抵達龍崗中心區,會議已經接近尾聲了。
第二次吃苦頭是在觀瀾,也是因為開會。開會的地方非常偏僻,要搭乘小巴到觀瀾大道才能轉公交車回到福田區。好不容易到了觀瀾大道,由于沒有站牌,余小姐不知道到底要坐哪路車,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車頭標識,好不容易看到一輛到南山的車,便跳了上去,后來才知道坐錯了車!這輛車一直從觀瀾開到了石巖、松崗等地,繞了一大圈,又經過西麗、蛇口,最后才到了南山,一趟車花了十幾塊錢、用時三個多鐘。余小姐說,自己吃夠了車站沒有站牌的苦頭,如用一句成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那就是:深惡痛絕!
收費混亂價錢太貴
一組媒體曝光數據可以大略反映關外公交票價存在的問題。2004年“
經市物價局解釋,關外公交并非每到節假日就漲價,而是“恢復原價”。原來,深圳市現行的公交大巴票價主要政策是2000年制定的,特區內外均實行政府定價。直到2006年4月1日,特區外公交客運票價由政府定價調整為試行政府指導價,特區內仍然實行政府定價。
服務質量有失水準
在深圳,許多分段收費的公交車都沒有自動報站系統,通常都是售票員口頭報站。在關外,售票員幾乎很少報站。于是,常常出現下面這種狀況:車剛過站,便有乘客要求下車,車不停,于是難免一番爭吵。售票員說:“車進站的時候你怎么不下?”乘客說:“你又沒有報站,我怎么知道已經到了!”
售票員服務差還表現在經常攆沒有零錢乘車的乘客下車。某論壇上一位署名“左顧右盼”的網友就遇到了這種情況。事情發生在今年的4月,“左顧右盼”像往常一樣搭乘324路公交車上班,到了車上才發現自己身上的零錢不夠,于是拿出了100元錢買票。售票員訓斥她:“你坐車不帶零錢的么?”起初該網友還有些不好意思,再一想自己是從水上樂園坐車到富士康,路程很長,于是對售票員說:要不你先拿著錢,有零錢了再找給我。沒想到售票員一點都不領情,反而指指后面說:“還有一位也拿了100元錢要找零,要不你下車好了!”
關外公交車司機路上“飆車”的情況屢見不鮮。久前記者從北大醫院乘坐某一線路公交車到龍華汽車站,沒出關前,該車表現良好,一路上開得穩穩當當,售票員挨個報站,司機見站就停。待到一出關,這輛車就完全變了,售票員不報站了,有人說要下車才停一下,沒人下車便抄近路。一路上見到跑同一線路的車就開始加大油門一陣急馳,兩輛車在路上交錯行駛,司機一踩剎車,乘客便跟著東搖西晃。車開得太快,太危險,許多乘客不敢說話,只好緊張地摒住呼吸、抓緊扶手。不少市民反映,關外公交“飆車”其實是很常見的現象。
第 1 頁
深圳通不能通關外
有市民在
過分市場化埋病根
許多專家學者認為,深圳公交如今碰到的一系列問題,都是由于公交市場化造成的,比如公交票價問題。深圳公交票價主要采用“資金成本定價”,即按照企業運作成本測算出來的價格,其中包含適當的贏利。深圳
公交帶有強大的公益性,這是世界很多國家的共識。據了解,國內各大城市公交幾乎都是福利型的,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財政補貼。去年剛剛調整的北京公交,每年市政府花在公交票價上的補貼數十億元。而深圳整個公交市場則完全市場化,深圳公交集團是全國為數極少的贏利的公交公司之一。當年深圳公交市場化的初衷是盡量讓政府少背包袱,激發企業活力,這在深圳公交的發展上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隨著政府財政收入日增,公交市場化帶來的問題日趨凸現,大家再一次將目光轉到公交的公益性上來。
市政協委員楊一平也將深圳公交的諸多問題歸咎于公交的市場化。他在年初提交給政協的提案中這樣分析:深圳市將公交事業推向市場較早,作為改革的一項嘗試,其初衷是好的,但也帶來不少問題。公交事關市民
他還指出,由于目前深圳公交企業眾多,但各企業之間性質、背景、公司
三公司勢成三足鼎立
公交實行區域專營
今年3月28日,深圳市公布《2007年度交通
《方案》明確,將建立“一體化、規模化、集約化”的公交行業發展模式,引導企業的兼并重組,整合公交資源,優化公交資源配置,促進特區內外公交一體化均衡發展,提高公交整體服務水平;實施公交行業特許經營,未取得特許經營權的經營企業將限期退出,在2008年12月31日前形成全市三家公交特許經營企業經營全市公交業務的格局。
市政府還成立了“深圳市公交行業特許經營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許宗衡市長任組長,張思平副市長任副組長,成員包括其他相關部門的一把手。
9月17日,深圳市東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西部公共汽車有限公司完成注冊手續。19日,在市民中心舉行掛牌儀式,宣告兩公司正式成立。前者擁有龍崗區的公交專營權,后者享有寶安區的公交專營權。加上享有特區內專營權的深圳巴士集團,深圳公交公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對于跨區域公交線路,三家公交公司將形成競爭。
政府回收公交資源
新成立的兩家公交公司采用股份制,寶安、龍崗兩區政府將成為最大股東,占有公司33.3%的股份,這樣有利于新公司執行政府的公交政策,保證公交的公益性。除了政府以外,東部公司的主力是運發公司,西部公司的主力是中南公司。而寶安、龍崗兩區另外的公交企業,要么做小股東,要么和政府進行利益置換后退出。
新公司成立后,政府的下一步工作將是以新公司為
兩新公司開始運作
深圳市東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總經理孔文亮表示,新公司的內部架構、人員招聘、任命工作正在進行當中,近期將會完成。公司將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完善企業管理機構,建立高起點、高水平的公交公司。他表示,公司將努力做好新舊格局交替時的資源整合工作,同時希望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讓公司區域專營能得以按期實現。他透露,公司將嚴格執行政府相關價格政策,讓乘客得到實惠。
深圳市西部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春開說,公司成立后將會立刻派人到深圳巴士集團取經,學習巴士集團的運營組織、成本控制體系、公司管理體系、車輛采購體系等等,讓公司能更快地發展,同時讓乘客更早地享受到方便、舒服、快捷的公交。
各方寄望解決老問題
副市長張思平表示,公交區域專營后,有利于政府政策的推行和落實,可以改善關外公交的服務質量,擴大關外線路覆蓋范圍,享受即將出臺的公交車降價的優惠措施,讓關外的乘客享受到和關內一樣的公共交通服務。他表示,實行區域專營后,基礎設施建設將得到加強,原來公司分散經營、都不愿意出錢建站臺的局面將得以改變,將在今年年底前把關外公路上的上落站一律補齊。
張思平提到,公交車專營公司成立后,將對現有票價進行統一規范,三大公交企業都將采取政府定價模式,具體的實施需要等到公交票價降價方案確定后。如此一來,利用政府指導價在節假日瘋狂浮動票價的局面將得以結束。
新成立兩家公司的負責人在發言中都有提到,向巴士集團學習,提高服務水平。張思平在講話中也提到,原來幾十家公交公司,不利于監管部門進行監督,采取三家公司區域專營后,各方面將加強監督管理。另外,新公司完成重組后,會統一公交車的LOGO,設置統一的投訴
交通局的負責人表示,深圳通問題難以普及到關外,是因為關外公交公司林立,不愿意投資安裝深圳通終端系統。此次龍崗、寶安兩區實現公交區域專營后,市政府會采取比較有力的措施,推廣深圳通,使市民真正享受到深圳通的優惠。
新模式或帶來新問題
公交企業掛牌只是深圳公交體制改革的第一步,重頭戲將是各區公交資源的整合。由于關外公交市場長期處于市場化公交體制之中,一些民營公司還沒有撈回成本。面對可能退市的局面,還沒賺到錢的企業自然很不甘心。前期市政府相關領導在關外調研時,就有公交企業的負責人質疑改革的可行性,認為關外的公交模式好不容易才發展到現在的狀況,政府卻突然要實行重組,會產生麻煩。
另外,也有人擔心,區域專營會導致競爭不夠、服務下滑。如今深圳公交企業實行三分天下,還是各自割地為王,獨自經營,是不是難以形成有效的競爭呢?沒有競爭,提高服水平又從何談起?有受訪者表示,深圳公交從民營轉向政府參股控股,以前政府管理部門對民企都不能監督好,還能希望政府部門對政府部門監督好嗎?深圳公交的服務水平或許因此而開倒車。
![]() |
文章由(lisong)網編輯整理

